襄州区龙王镇孙庙村八组村民苗天亮是一位双腿重度残疾人,身残志坚的他凭着辛勤奋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。
经过几个月的忙碌,约500平方米的新厂房拔地而起,这让苗天亮心里乐开了花。7月21日,坐在轮椅上的他组织工人挖酒窖,忙得不亦乐乎。苗天亮乐呵呵地说,新厂房建成后,酒的产量将大大提高,一个月的产量相当于过去一年的产量。“建厂房的这笔钱多亏了残联的帮助。”苗天亮说,几年前,因一笔几百元的欠款,他的个人征信有了不良记录。在襄州区残联的帮助下,这笔欠款终于还上了。去年,在残联的帮助下,他获得人社部门提供的10万元无息贷款。
拿着这笔钱,苗天亮找到了努力的新方向。每天,他为新厂房建设的事忙得团团转,虽然十分辛苦,但打心眼里高兴。
苗天亮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萎缩,落下残疾,无法站立和行走。为了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,他七岁时借着板车的两只轮子,开始了“爬行”人生。前几年,残联给他送去了轮椅。
回忆起这些年的经历,苗天亮感慨万千。他承包过镇上的酱品厂,却因经营不善,欠下了20多万元债务;干过土鸡养殖,却遭遇禽流感,土鸡卖不出去。
一路走来,充满坎坷,但身残志坚的苗天亮一次次选择从头再来,不向命运低头,脱贫致富的决心从未动摇。
2015年,苗天亮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,又开始创业,着手酿酒。他学习古老酿酒技艺,生产出来的白酒、黄酒入口甘醇,当年就取得成功,赚了3万元。2018年,收入达到十几万元。如今,苗天亮生产的黄酒成了远近闻名的“脱贫酒”。为了让品牌更响亮、产品销得更远,他注册了商标“苗师傅”。
2019年,苗天亮的酒厂实现产销两旺。脱贫致富的苗天亮,萌生了扩大生产的想法,襄州区残联积极帮他选择场地,解决资金难题。扶贫工作队也为他送去了“扶贫+扶智”优惠政策。
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和残联、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,身残志坚的苗天亮信心满满,努力创造精彩人生。